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答记者问

近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规划》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洞庭湖地跨湖南、湖北两省,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编制出台《规划》的背景和过程是什么?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2014年,为促进洞庭湖地区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批复同意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0年,我委会同有关方面扎实推进规划实施。规划到期后,我们协调指导有关方面通过自评估及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总的看,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着湖泊生态水域治理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饮水安全等民生保障能力还需要提高等困难问题。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强调指出,要做好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长江干支流沿线治污治岸治渔,做好渔民转产安置和民生保障工作。2021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洞庭湖保护和治理。2021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后我委印发实施的《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近期重点工作安排》明确要求续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有关工作部署,立足江湖关系新变化,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服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我委会同湖南、湖北两省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组织有关地方和研究机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论证,多次深入开展调研,起草形成《规划》稿后,充分听取了有关地方和部门的意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复同意后,由我委印发实施。
  二、进入新时代,《规划》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有哪些?
  《规划》明确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江湖协同治理引领区。强化洞庭湖与长江以及湘资沅澧等上下游综合治理,有效改善洞庭湖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加快构建完善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二是湖区绿色转型先行区。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东部等地区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内陆港口型物流枢纽。发挥通江达海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系统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四是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江河湖泊、生态湿地、植被山体为依托,推动湖区山水交融特色旅游发展,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内涵,培育发展“天下洞庭”品牌。
  三、请您介绍一下《规划》中明确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目标有哪些?
  我们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相衔接,结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实际,分阶段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的发展目标,并展望至2035年。其中,到2025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利用保护体系不断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稳步提升,生态安全格局逐步稳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通江达海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到2030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人水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绿色发展动能明显增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完善,开放水平实现跃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较高层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展望2035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河湖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美丽富饶的大湖经济区基本建成。
  四、为建设美丽富饶的大湖经济区,《规划》明确了哪些重点任务?
  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在做好湖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前提下,着力构建和谐人水关系、着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着力增强社会民生福祉。一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二是强化污染综合治理,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实施环境综合管控,落实环境治理责任。三是推进江湖“安澜洞庭”建设,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四是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生态现代农业,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五是推动人水和谐城乡建设,建设环湖特色城镇群,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六是构建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综合立体绿色交通体系,打造清洁低碳安全能源体系,建设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七是增强开放发展动力,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八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健康洞庭”建设,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和治理体系。
  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如何抓好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明确,湖南、湖北两省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落实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健全两省协商机制,优化“四市一区”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规划实施情况纳入省直有关部门、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体系。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政策实施、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协调指导,开展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动态监测,组织做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工作,发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等机制作用,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来源:地区司
发布时间:2023/02/14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cunzai,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sscj2023.com/xinnengy/414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7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3年2月17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参加国际能效中心(EE Hub)第9次指导委员会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参加国际能效中心(EE Hub)第9次指导委员会会议 2月7日晚,国际能效中心(EE Hub)第9次指导委员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会上,EE Hub成员交流了2022年全球能效形势,分享了节能政策制定实施动态,听取了“双十佳”、能源管理行动网络、超高效设备和电器推广、数字化、建筑能效5个工作组的最新工作进展,讨论了EE Hub运…

    新能源讯息 2023年2月17日
    1190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修订印发《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修订印发《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促进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应急部、国家矿山安监局对原《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改能源规〔2020〕23号)进行了修订,联合印发了《煤矿安全改造中…

    新能源讯息 2023年2月17日
    29600
  • 【专家观点】数据暖意诠释市场主体活力

    【专家观点】数据暖意诠释市场主体活力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研究员杨道玲围绕我国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他表示,近期多项指标整体回升,新设市场主体规模连续数月稳中有增,2022年12月创业企业经营活力指数为四季度最高值,2023年1月第一周在岗率数据较2022年12月提升18.6个百分点……数据暖意透出我国市场主体的…

    新能源讯息 2023年2月17日
    25000
  •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赴襄阳、荆州调研一季度“开门红”、都市圈建设和长江大保护等工作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赴襄阳、荆州调研一季度“开门红”、都市圈建设和长江大保护等工作 2月8日—9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带队赴襄阳市、荆州市调研一季度“开门红”、“稳预期、扩内需、促消费”、都市圈建设和长江大保护等工作。   黎东辉一行先后调研了襄阳华侨城、规划展览馆、凤林古渡生态公园、连山渠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和荆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美…

    新能源讯息 2023年2月17日
    12500
  • 锚定目标 精准施策 加快推动青海能源高质量发展

    锚定目标 精准施策 加快推动青海能源高质量发展   2月13日,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传达了王卫东常务副省长对2022年青海能源工作的重要批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纳军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能源局局长赵冬向大会作报告。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发改委(能源局)、全省能源重点企业参加会议。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能源讯息 2023年2月17日
    205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510061346@qq.com

工作时间:5+2,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